如今的略阳,天越来越蓝、山越来越绿、水越来越清。成功创建“国家卫生县城”“省级园林县城”“国家森林城市”,先后被授予“中国气候宜居县”“中国天然氧吧”“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”“全省绿化模范县”.....打赢蓝天保卫战,我县交出了一份“亮眼”的成绩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,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论,坚决扛起秦岭生态保护“国之大者”政治责任,坚持保护优先、节约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,加强绿色循环发展,统筹抓好“守绿、护绿、增绿、用绿、活绿”,不断推动全县生态空间向深绿挺进。
自然生态赋能绿色未来
近年来,我县大力推进绿色产业“三生融合”,发展美丽经济,通过开放赋能,激活乡村资源,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、系统性挖掘,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,统筹全县山水风光、故道遗存、历史文化、古羌风情等地域特色资源,着力打造魅力县城、活力集镇、美丽乡村、幸福家园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带动乡村旅游发展,促进生态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,促进村民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,加速带动全县经济的蓬勃发展。
绿色富矿助推绿色发展
我县是矿产资源大县,现有矿山36家。长期以来,矿业经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,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传统粗放,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,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、要求不相适应。为此,我县加快推进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,健全完善绿色矿山创建体系,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纳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,建立县级绿色矿山储备库,推进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,引导督促矿山企业根据矿体赋存条件、矿区生态环境特征,选择资源利用率高、固废产量小且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小的开采技术、工艺,加强节能减排、严格落实“能耗”双控要求,引进、使用节能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材料提高节能降耗成效,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,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。按照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》《生态恢复治理方案》《水土保持方案》要求,分年度、分阶段开展生态恢复治理,年度恢复治理任务完成率达到100%,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家、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库2家。
循环产业链驱动绿色转型
我县围绕绿色循环、低碳发展目标,加快推进建设绿色循环转型发展示范县步伐,编制《略阳县绿色循环发展规划》《略阳县一县一业发展规划》等纲领性规划,印发《略阳县建设绿色循环转型发展示范县》《略阳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《建设主导产业链“链长制”实施意见》等操作性文件,构筑绿色循环发展机制,凝聚转型发展合力。多维度廓清产业发展思路,凝聚打造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共识,明确打造绿色食药首位产业、加快工业绿色循环发展、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、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、推动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等绿色转型发展方向。全方位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,筑牢绿色循环发展基石,落实项目包抓责任和常态化推进工作机制,加强项目培训、服务指导和督查检查力度,把我县建设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陕西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县。
随着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深入实施,我县将全面筑牢环境保护网,使“绿水青山”亮出更高颜值,“金山银山”实现更大效益,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镶嵌在“五山三水”的美丽山城中。